傑出系友專訪-勇於迎接挑戰 創造自我根基-張冠群學長(2014年傑出校友、2008年第四屆傑出系友)
受訪者:張冠群學長(2014年傑出校友、2008年第四屆傑出系友)
訪問者:林尚儒
編輯者:范相惠
可以請學長簡介自己的背景嗎?
我是民國70年於中正理工畢業的,在學校當助教時,被通知到中科院報到。我們那個時候的武器,包括飛機、飛彈都很老舊,又受到八一七公報等影響,新一代武器獲得有困難,基於國防局勢所需,經國先生下定決心開始做三彈一機(天弓、天劍、雄風飛彈及IDF戰機)。當年中科院還很神秘,研究環境在國內實屬一流,對一般大學生很有吸引力,所以那時來了一批台、清、交、成大的學生,那群學生到現在為止,仍負責許多重要研究工作,是本院目前的核心主力。一開始,我是做慣性導引的工作,然而我對噴射引擎更有興趣,後來調到推進系統,做衝壓引擎的研發,從最基層的工作出發。
民國73年,那時候規定在職三年,如果表現不錯,才可以去考研究所,後來我考上成功大學航太所。當時是第二屆,競爭性很激烈,成大航太所是趙繼昌所長回來,帶著一群年輕的教授,包括我的指導教授黃啟鐘,以及張克勤、趙怡欽、蕭飛賓、蕭庭郎、陸鵬舉、苗君易等老師,同時也邀請在國外非常有名的大師級學者擔任客座教授,開設短期課程。當時,成大航太所的學風鼎盛,資源是成大各系所中最豐富的,包括系館的建築,也是最先進的。畢業之後,民國75年,我繼續從事衝壓引擎的工作;民國80年,我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就讀航空系;民國84年,我開始投入以衝壓引擎為主的超音速飛行載具設計,以及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系統工程;民國92年,我當上計畫副主持人,然後是飛彈火箭所的副所長;民國96年,接了所長,97年接副院長,去年接院長。
可以請學長簡介中科院特別之處嗎?
從我本身的經驗分享。我工作最早是從事有關飛彈推進系統,從最基層開始起步,在過程中由於職務的調整,涉獵的範圍越來越多。中科院組織龐大,是國內域跨領域系統整合最廣的,包括電子、材料、化學、機械、通訊、資訊、航空等;我們做的是大系統,例如飛機系統、飛彈系統、雷達系統、通訊系統、指揮管制系統等。放眼現今學校教育或一般產業,在某一項或數項專業訓練很深入,但在跨領域的訓練,可能不是那麼廣、那麼密切。因此,中科院在國內是非常獨特的、跨領域大型系統整合單位。
另外,對於國防工業關鍵技術,全世界都差不多,很難由其他國家獲得,皆受到各國嚴格管制。因此,在核心技術扎根自主方面,中科院花了幾乎半世紀的時間,代代相傳,奠定厚實基礎,這種技術完全自力更生,完善的技術傳承,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。
學長是從軍方體系出來的,從中正理工、中科院一路上來,想請問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一條路?
中科院內接近百分之九十是一般民間大學畢業的科技人員,而對像我這樣軍職科技身分的人而言,中科院大概是最好的一個選擇,重點是為什麼選擇航空系這個領域。基本上,航空與軍事很難沒有關聯。我的年代是阿波羅計畫的時代,大家熬夜不睡、看黑白電視,只為兩件事:一是少棒,另一個就是登陸月球。所以,從小在那個環境中,我們幻想的就是航太,這種幼苗在腦袋播種下去,不知不覺就產生很大的影響。另外,在十大建設之前,國內來說,理工之路是男孩子主要的工作選項。
可以請學長說明航太工業的特點嗎?
航太工業,在許多國家,是一個指標性的工業,或者是一個火車頭的工業。如美國、日本、韓國,甚至北韓、印度、中國大陸,除了在國防上有需求之外,他們選擇航太,是因為航太在所有工業裡面,規格要求是最嚴格的,牽涉領域是最廣的。這些國家之所以選擇建立航太科技,就是希望藉其有效整合國家全體資源。慎選一個關鍵的領航工業,你把它帶起來的時候,你會發現跟一串粽子一樣,所有相關領域都牽涉到,而且彼此分工很清楚,不會重複投資。如果沒有這種良好的分工,如同我做茶杯,你做、他做、大家都在做,都在紅海廝殺;反觀另外一種應該做的技術,可能卻沒有人做,或者做的人很少;大家都挑軟柿子吃,這樣的話,整體效益就不會發揮。
航空系學生最大的疑問,就是我們的市場在哪裡,未來在哪裡。我自己也是航太出身的,我認為航太的東西,大國有大國的做法,小國有小國的自處之道。舉例來說,以色列人口沒有我們多,但國防工業與航太工業不落人後;至於瑞典,國家人口數只有九百多萬,還是有自己的飛彈、戰機及航太工業產品。再舉一個例子,現在台灣最熱門的是電子工業,很大的問題是「熱」,熱會造成電腦當機,產生品質可靠度的問題,而「熱」在哪個領域被研究的最多?其實是航空機械系。因此,航空科技能協助整個國家工業的提升,並不只是獨善其身的行業。
現在國際太空站上有一個AMS高能粒子偵測器,是丁肇中院士的一個國際計畫。這個儀具有八噸重,其中有一噸重是電腦,而負責信號處理的電腦便是中科院設計及製造的,我們運用的不僅是電子人才,更運用本院熱傳分析、材料、製造及品保等專業人力,目前實際在太空上已歷時四年餘,未來還有十六年要執行任務,總共二十年。國際太空站在地球外90分鐘一次,一天繞地球16次,面對與背對太陽之高低溫差超過攝氏130度、三溫暖16次,加上本身會被高能量宇宙射線照射,一般電子系統很容易就故障、老化、當機;但我們的系統到現在為止,沒有絲毫故障。即使受到高能射線干擾,需要軟體故障排除的次數,更是遠低於以往美國的系統的十分之一,美國航太總署認為,這是他們所使用過最成功的航太級電腦。也因為有如此實際性的成果,我們正受邀開發下一代通用型太空級電腦,也已接近完成階段。此型電腦體積很小,只有約兩個手掌大單板,但它的售價是一般電腦的200倍。這也顯示太空產品不僅有優良的高技術門檻保障,商業價值更是可觀。
我再強調一點,選擇航太工業當領頭工業,絕對不是因為它好做,而是因為不好做;不是因為它技術成熟,而是因為它的待開發領域大。不好做的原因有二,一是規格高,二是管制多,很難尋求外援。許多公司將產品賣給其他人,但不賣給中科院,原因是什麼呢?因為賣給我們之後,我們能變化出許多不同的應用,甚至之後自己製作。包括導航儀具、推進系統、材料及雷達電子,最近幾十年,整個國際局勢對我們幾乎完全封鎖,可是這段期間我們沒有少交一樣武器系統,更新的系統甚至不斷的持續開發成功,關鍵技術幾乎沒有失敗。環境的困難,反而造就中科院的技術成長。
所有的國防武器與航空工業技術架構,可以想像成一個金字塔,金字塔頂端是那個系統,例如天弓飛彈、相列雷達,或者雄風反艦飛彈系統,它的用途非常有限。但再往下層走,在次系統方面,以導航系統陀螺儀為例,陀螺儀的用處就多了,可以用在飛彈、飛機、衛星、汽車,甚至手機。其他的次系統,推進、控制、無線電波功率放大器等都一樣。而再下去是零組件:如控制系統裡面的高規格液壓伺服閥、電腦晶片;推進系統裡面有發動機、渦輪葉片。再往下一層是材料、基礎工業,甚至是製造用加工機,越基層的技術與產品被帶動開發,釋出運用的範圍就越大,經濟效應也越高。而這些科技倘若非民生用途,而是由國防或航太切入,一定會被管制、被迫自行開發,這是因為困難所創造的機會。
我參加其他單位的軍民通用技術開發研討時,常有人提及願景、亮點及旗艦計畫,並詢問我的體驗。我與他們說,中科院常碰到的是,問題來找我們,皆是因為開發高挑戰的先進系統所遭遇的問題;多半情況下,我們還來不及找問題。例如,我們要做高性能反彈道飛彈,自己開發雷達、尋標器,碰到技術管制,才有所謂的氮化鎵、碳化矽材料的研製需求,而這正好是下一代電子、通訊等產業的關鍵技術。這就是我所說的,選對一個關鍵科技投入,所能帶動整體廣大的邊際效應。
選擇航空工業或者國防工業,不是一條好走的路,事實上是很艱辛的,尤其是航空工業。世界上所有航空工業的發展過程,成功的結果幾乎都是由大量失敗累積而成的,例如北極星彈道飛彈,前面五次發射都失敗,但第六次發射成功後,就馬上量產佈署;而前面五次的失敗,決不是沒有收穫的,對於其失敗原因的檢討、改進,才是最後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戰術飛彈發射可靠率約80%左右,彈道飛彈約87%,衛星約93%,載人的載具約98%,沒有東西可以百分之百。
所以,在航空工業來說,中科院與其他工業有非常大的不同,就是我們力求成功;萬一失敗,我們容許並珍惜它所帶來的機會與經驗。當年,我在發展第一型衝壓引擎的最初前10年時,歷經無數次失敗,每次失敗後,就把所有的遙測數據及設計資料重新加以比較分析,過程之艱辛,至今難忘。然而,這種痛定思痛的心情,與小心謹慎的發掘問題,是最有效率的學習過程。
學長對年輕人想進中科院有什麼看法?
年輕人來到我們中科院,如果他有能力、有理想、有抱負,我想薪資只是讓他留下的部分因素,真正優秀人才還會有更高的期盼。我會先和他說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與挑戰,可以達到什麼理想。我接觸過幾位從知名半導體業跳槽來中科院的員工,其中一位,其申請到某部會一個先進電子元件材料的研究開發計畫。他提出該計畫的原因是,他在業界發現該技術全部掌握在日本人手上,連原材料都在日本,但沒機會爭取到研發案。因此,他跳槽至中科院後,我們給他機會爭取研發計畫,開發原材料及製程。他現在對待那個計畫,就好像自己生出來的小孩,日以繼夜的工作,據本人所說,比原先待在業界還忙碌。
我也有問過中科院員工後來出去創業的企業老闆,基本上他們的員工如果失敗一次,大概就沒有第二次機會;但在中科院,我們發展一個系統,從根本做起大約需要10年,企業能給你10年的投資時間嗎?而一個沒有強而有力、長期投資的R&D企業,又有多少真正的競爭能力?所謂的關鍵技術,不是砸大錢,而是要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,挑對優秀的人才,再給予基本但穩定的經費,加上充裕的時間,才有可能達成目標。
再舉個例子,之前新聞媒體說20年內我國將沒有新的戰鬥機,如果這是真的,而又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(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就不必多談),那我們應該立即預謀對策。如我們所冀望的,購買國外的武器系統,也好,那就再等20年,然後期望國際間會開放許可出售,並期盼屆時國家經濟能力許可採購。然而,這種方式,除了不確定性高,並將整個預算都外匯出去,養別人的工程師,提升他國的國力。尤其是系統成立之後,未來四、五十多年的維修及補保費用更加驚人,面對接下來數十年間的變化,還必須擔心受怕。
另一種方式,便是啟動自己的研發計畫,這當然會困難重重,也須先花費一筆研發經費,但這些錢都是投資在國內人才上,促進高科技人才就業。而研發成果,如前面所說明的,能提升整體國家科技實力,並衍生許多民生效益。因此,在自行開發與外購的成本估算上,不應僅就系統採購單價比較,應考慮服役的全壽期成本,以及國家整體經濟效應。自主研發工業的奠立,絕對不是資源的消耗,而是國力的提升。
飛機研發富有挑戰性,但也不要自己嚇自己,我們要做的都是已知的現代科技,並非無中生有。舉例來說,SR71使用的引擎J58,是衝壓與噴射混合引擎,即使在現代也是非常先進的,而當初參與核心研發技術的工程師其實只有幾位。在核心技術分工時,如果有100人,其中往往95人是在看熱鬧的,真正關鍵的就三、五個人(與學生時期做實驗一樣)。重要的是決心、決策、找對人、投入時間,錢倒不是一定要一下子就很多。另一項重點是政策要長期持續,否則一人一把號,各吹各的調,長官一上來就改變政策,滾石不生苔。這一點在中科院倒真的還不錯,否則我們許多關鍵技術開發案,早就關門打烊了。
中科院最棒的是長時間以來很沉潛,雖然也遭受一些批評,不懂行銷,但也因為沒有作秀的壓力,可以本本分分於基層打拚,這是最大的資產,也是最大的成效。以IDF為例,現在的漢翔公司當初是從中科院分割出去的,但回頭來看,這幾十年來,兩個單位都進步非常多,或許未來能夠再合作,一加一大於二,我持有較樂觀的態度。
請問院長對個人方面的建議?
例如我培養一名幹部,第一,他必須有良好的基本學識能力。像我們做航空的,工程方面仰賴大學所學,所以基礎工夫一定要足夠。研究所做研究,題目雖比較窄,但做的比較深入,特定議題會很有能力,尤其是研究生學到獨立研究的方法與經驗,這點在中科院很重要。語言能力也要培養,語言是吸收知識的途徑,不要當成一個負擔,學好語言是一輩子的工作。
最後,就是主動積極及合作的精神,不要好逸惡勞。在職場上,我看到許多人待在輕鬆的單位裡多年,打死也不願意出來。不做不錯,因此不願意碰觸挑戰,是很普遍的現象;但在國防與航空領域,假如你沒有嘗試過失敗,並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,我會對你的專業能力打一個大問號。還記得有一次,我受聘至某單位擔任審查委員,看升遷資料時發現,有一位基層人員被記了好幾個申誡,別人都是乾乾淨淨的。我問他申誡怎麼來的,他說是因為常參加演習,所帶的兵受傷而被連坐處分,這對我來說不是缺點,而是身經百戰!
我從年輕開始做的計畫,包括雄三、雄二X等,沒有一個是簡單的,我與周遭同仁們皆樂於接受挑戰。當年,曾為了建某個困難度甚高、期程甚長的研發案,負責評審長官問我,這個東西他在世界上聽都沒聽過,可能做得出來嗎?雖然,當時我只是一位負責工程師,案子建成與否對我實質影響不大,甚至可能過的更輕鬆。但年輕氣盛,眼看建案無望,心一橫,很不得體的對評審委員說,如果案子通過,未來要結案時您們都退休了,只有我還在職負責,我都不怕,各位長官怕什麼?後來,案子建成,多年後,我們也如期研發成功,所有參與同仁皆引以為傲。我們的團隊沒有吃過軟柿子,都挑硬骨頭吃,如果你要在航空工業發揮自我理想,就要勇於擔當。
請問進入中科院的管道有哪些?
現在中科院是大退休潮,今年要召募近千人,未來10年之內退休的人更多,尤其轉型後經費來源有更多管道。另外,我更想加速經驗的傳承,甚至找一些已退休、關鍵的人回來,訓練新血,傳承經驗。同時,中科院也有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所設立的獎學金,歡迎大家來中科院。我們面對挑戰的機會與環境,絕對是台灣最好的,如果想要學習更多,或者想要實現夢想,就來中科院吧!
訪問者:林尚儒
編輯者:范相惠
可以請學長簡介自己的背景嗎?
我是民國70年於中正理工畢業的,在學校當助教時,被通知到中科院報到。我們那個時候的武器,包括飛機、飛彈都很老舊,又受到八一七公報等影響,新一代武器獲得有困難,基於國防局勢所需,經國先生下定決心開始做三彈一機(天弓、天劍、雄風飛彈及IDF戰機)。當年中科院還很神秘,研究環境在國內實屬一流,對一般大學生很有吸引力,所以那時來了一批台、清、交、成大的學生,那群學生到現在為止,仍負責許多重要研究工作,是本院目前的核心主力。一開始,我是做慣性導引的工作,然而我對噴射引擎更有興趣,後來調到推進系統,做衝壓引擎的研發,從最基層的工作出發。
民國73年,那時候規定在職三年,如果表現不錯,才可以去考研究所,後來我考上成功大學航太所。當時是第二屆,競爭性很激烈,成大航太所是趙繼昌所長回來,帶著一群年輕的教授,包括我的指導教授黃啟鐘,以及張克勤、趙怡欽、蕭飛賓、蕭庭郎、陸鵬舉、苗君易等老師,同時也邀請在國外非常有名的大師級學者擔任客座教授,開設短期課程。當時,成大航太所的學風鼎盛,資源是成大各系所中最豐富的,包括系館的建築,也是最先進的。畢業之後,民國75年,我繼續從事衝壓引擎的工作;民國80年,我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就讀航空系;民國84年,我開始投入以衝壓引擎為主的超音速飛行載具設計,以及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系統工程;民國92年,我當上計畫副主持人,然後是飛彈火箭所的副所長;民國96年,接了所長,97年接副院長,去年接院長。
可以請學長簡介中科院特別之處嗎?
從我本身的經驗分享。我工作最早是從事有關飛彈推進系統,從最基層開始起步,在過程中由於職務的調整,涉獵的範圍越來越多。中科院組織龐大,是國內域跨領域系統整合最廣的,包括電子、材料、化學、機械、通訊、資訊、航空等;我們做的是大系統,例如飛機系統、飛彈系統、雷達系統、通訊系統、指揮管制系統等。放眼現今學校教育或一般產業,在某一項或數項專業訓練很深入,但在跨領域的訓練,可能不是那麼廣、那麼密切。因此,中科院在國內是非常獨特的、跨領域大型系統整合單位。
另外,對於國防工業關鍵技術,全世界都差不多,很難由其他國家獲得,皆受到各國嚴格管制。因此,在核心技術扎根自主方面,中科院花了幾乎半世紀的時間,代代相傳,奠定厚實基礎,這種技術完全自力更生,完善的技術傳承,也是我們的特色之一。
學長是從軍方體系出來的,從中正理工、中科院一路上來,想請問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一條路?
中科院內接近百分之九十是一般民間大學畢業的科技人員,而對像我這樣軍職科技身分的人而言,中科院大概是最好的一個選擇,重點是為什麼選擇航空系這個領域。基本上,航空與軍事很難沒有關聯。我的年代是阿波羅計畫的時代,大家熬夜不睡、看黑白電視,只為兩件事:一是少棒,另一個就是登陸月球。所以,從小在那個環境中,我們幻想的就是航太,這種幼苗在腦袋播種下去,不知不覺就產生很大的影響。另外,在十大建設之前,國內來說,理工之路是男孩子主要的工作選項。
可以請學長說明航太工業的特點嗎?
航太工業,在許多國家,是一個指標性的工業,或者是一個火車頭的工業。如美國、日本、韓國,甚至北韓、印度、中國大陸,除了在國防上有需求之外,他們選擇航太,是因為航太在所有工業裡面,規格要求是最嚴格的,牽涉領域是最廣的。這些國家之所以選擇建立航太科技,就是希望藉其有效整合國家全體資源。慎選一個關鍵的領航工業,你把它帶起來的時候,你會發現跟一串粽子一樣,所有相關領域都牽涉到,而且彼此分工很清楚,不會重複投資。如果沒有這種良好的分工,如同我做茶杯,你做、他做、大家都在做,都在紅海廝殺;反觀另外一種應該做的技術,可能卻沒有人做,或者做的人很少;大家都挑軟柿子吃,這樣的話,整體效益就不會發揮。
航空系學生最大的疑問,就是我們的市場在哪裡,未來在哪裡。我自己也是航太出身的,我認為航太的東西,大國有大國的做法,小國有小國的自處之道。舉例來說,以色列人口沒有我們多,但國防工業與航太工業不落人後;至於瑞典,國家人口數只有九百多萬,還是有自己的飛彈、戰機及航太工業產品。再舉一個例子,現在台灣最熱門的是電子工業,很大的問題是「熱」,熱會造成電腦當機,產生品質可靠度的問題,而「熱」在哪個領域被研究的最多?其實是航空機械系。因此,航空科技能協助整個國家工業的提升,並不只是獨善其身的行業。
現在國際太空站上有一個AMS高能粒子偵測器,是丁肇中院士的一個國際計畫。這個儀具有八噸重,其中有一噸重是電腦,而負責信號處理的電腦便是中科院設計及製造的,我們運用的不僅是電子人才,更運用本院熱傳分析、材料、製造及品保等專業人力,目前實際在太空上已歷時四年餘,未來還有十六年要執行任務,總共二十年。國際太空站在地球外90分鐘一次,一天繞地球16次,面對與背對太陽之高低溫差超過攝氏130度、三溫暖16次,加上本身會被高能量宇宙射線照射,一般電子系統很容易就故障、老化、當機;但我們的系統到現在為止,沒有絲毫故障。即使受到高能射線干擾,需要軟體故障排除的次數,更是遠低於以往美國的系統的十分之一,美國航太總署認為,這是他們所使用過最成功的航太級電腦。也因為有如此實際性的成果,我們正受邀開發下一代通用型太空級電腦,也已接近完成階段。此型電腦體積很小,只有約兩個手掌大單板,但它的售價是一般電腦的200倍。這也顯示太空產品不僅有優良的高技術門檻保障,商業價值更是可觀。
我再強調一點,選擇航太工業當領頭工業,絕對不是因為它好做,而是因為不好做;不是因為它技術成熟,而是因為它的待開發領域大。不好做的原因有二,一是規格高,二是管制多,很難尋求外援。許多公司將產品賣給其他人,但不賣給中科院,原因是什麼呢?因為賣給我們之後,我們能變化出許多不同的應用,甚至之後自己製作。包括導航儀具、推進系統、材料及雷達電子,最近幾十年,整個國際局勢對我們幾乎完全封鎖,可是這段期間我們沒有少交一樣武器系統,更新的系統甚至不斷的持續開發成功,關鍵技術幾乎沒有失敗。環境的困難,反而造就中科院的技術成長。
所有的國防武器與航空工業技術架構,可以想像成一個金字塔,金字塔頂端是那個系統,例如天弓飛彈、相列雷達,或者雄風反艦飛彈系統,它的用途非常有限。但再往下層走,在次系統方面,以導航系統陀螺儀為例,陀螺儀的用處就多了,可以用在飛彈、飛機、衛星、汽車,甚至手機。其他的次系統,推進、控制、無線電波功率放大器等都一樣。而再下去是零組件:如控制系統裡面的高規格液壓伺服閥、電腦晶片;推進系統裡面有發動機、渦輪葉片。再往下一層是材料、基礎工業,甚至是製造用加工機,越基層的技術與產品被帶動開發,釋出運用的範圍就越大,經濟效應也越高。而這些科技倘若非民生用途,而是由國防或航太切入,一定會被管制、被迫自行開發,這是因為困難所創造的機會。
我參加其他單位的軍民通用技術開發研討時,常有人提及願景、亮點及旗艦計畫,並詢問我的體驗。我與他們說,中科院常碰到的是,問題來找我們,皆是因為開發高挑戰的先進系統所遭遇的問題;多半情況下,我們還來不及找問題。例如,我們要做高性能反彈道飛彈,自己開發雷達、尋標器,碰到技術管制,才有所謂的氮化鎵、碳化矽材料的研製需求,而這正好是下一代電子、通訊等產業的關鍵技術。這就是我所說的,選對一個關鍵科技投入,所能帶動整體廣大的邊際效應。
選擇航空工業或者國防工業,不是一條好走的路,事實上是很艱辛的,尤其是航空工業。世界上所有航空工業的發展過程,成功的結果幾乎都是由大量失敗累積而成的,例如北極星彈道飛彈,前面五次發射都失敗,但第六次發射成功後,就馬上量產佈署;而前面五次的失敗,決不是沒有收穫的,對於其失敗原因的檢討、改進,才是最後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戰術飛彈發射可靠率約80%左右,彈道飛彈約87%,衛星約93%,載人的載具約98%,沒有東西可以百分之百。
所以,在航空工業來說,中科院與其他工業有非常大的不同,就是我們力求成功;萬一失敗,我們容許並珍惜它所帶來的機會與經驗。當年,我在發展第一型衝壓引擎的最初前10年時,歷經無數次失敗,每次失敗後,就把所有的遙測數據及設計資料重新加以比較分析,過程之艱辛,至今難忘。然而,這種痛定思痛的心情,與小心謹慎的發掘問題,是最有效率的學習過程。
學長對年輕人想進中科院有什麼看法?
年輕人來到我們中科院,如果他有能力、有理想、有抱負,我想薪資只是讓他留下的部分因素,真正優秀人才還會有更高的期盼。我會先和他說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與挑戰,可以達到什麼理想。我接觸過幾位從知名半導體業跳槽來中科院的員工,其中一位,其申請到某部會一個先進電子元件材料的研究開發計畫。他提出該計畫的原因是,他在業界發現該技術全部掌握在日本人手上,連原材料都在日本,但沒機會爭取到研發案。因此,他跳槽至中科院後,我們給他機會爭取研發計畫,開發原材料及製程。他現在對待那個計畫,就好像自己生出來的小孩,日以繼夜的工作,據本人所說,比原先待在業界還忙碌。
我也有問過中科院員工後來出去創業的企業老闆,基本上他們的員工如果失敗一次,大概就沒有第二次機會;但在中科院,我們發展一個系統,從根本做起大約需要10年,企業能給你10年的投資時間嗎?而一個沒有強而有力、長期投資的R&D企業,又有多少真正的競爭能力?所謂的關鍵技術,不是砸大錢,而是要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,挑對優秀的人才,再給予基本但穩定的經費,加上充裕的時間,才有可能達成目標。
再舉個例子,之前新聞媒體說20年內我國將沒有新的戰鬥機,如果這是真的,而又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(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就不必多談),那我們應該立即預謀對策。如我們所冀望的,購買國外的武器系統,也好,那就再等20年,然後期望國際間會開放許可出售,並期盼屆時國家經濟能力許可採購。然而,這種方式,除了不確定性高,並將整個預算都外匯出去,養別人的工程師,提升他國的國力。尤其是系統成立之後,未來四、五十多年的維修及補保費用更加驚人,面對接下來數十年間的變化,還必須擔心受怕。
另一種方式,便是啟動自己的研發計畫,這當然會困難重重,也須先花費一筆研發經費,但這些錢都是投資在國內人才上,促進高科技人才就業。而研發成果,如前面所說明的,能提升整體國家科技實力,並衍生許多民生效益。因此,在自行開發與外購的成本估算上,不應僅就系統採購單價比較,應考慮服役的全壽期成本,以及國家整體經濟效應。自主研發工業的奠立,絕對不是資源的消耗,而是國力的提升。
飛機研發富有挑戰性,但也不要自己嚇自己,我們要做的都是已知的現代科技,並非無中生有。舉例來說,SR71使用的引擎J58,是衝壓與噴射混合引擎,即使在現代也是非常先進的,而當初參與核心研發技術的工程師其實只有幾位。在核心技術分工時,如果有100人,其中往往95人是在看熱鬧的,真正關鍵的就三、五個人(與學生時期做實驗一樣)。重要的是決心、決策、找對人、投入時間,錢倒不是一定要一下子就很多。另一項重點是政策要長期持續,否則一人一把號,各吹各的調,長官一上來就改變政策,滾石不生苔。這一點在中科院倒真的還不錯,否則我們許多關鍵技術開發案,早就關門打烊了。
中科院最棒的是長時間以來很沉潛,雖然也遭受一些批評,不懂行銷,但也因為沒有作秀的壓力,可以本本分分於基層打拚,這是最大的資產,也是最大的成效。以IDF為例,現在的漢翔公司當初是從中科院分割出去的,但回頭來看,這幾十年來,兩個單位都進步非常多,或許未來能夠再合作,一加一大於二,我持有較樂觀的態度。
請問院長對個人方面的建議?
例如我培養一名幹部,第一,他必須有良好的基本學識能力。像我們做航空的,工程方面仰賴大學所學,所以基礎工夫一定要足夠。研究所做研究,題目雖比較窄,但做的比較深入,特定議題會很有能力,尤其是研究生學到獨立研究的方法與經驗,這點在中科院很重要。語言能力也要培養,語言是吸收知識的途徑,不要當成一個負擔,學好語言是一輩子的工作。
最後,就是主動積極及合作的精神,不要好逸惡勞。在職場上,我看到許多人待在輕鬆的單位裡多年,打死也不願意出來。不做不錯,因此不願意碰觸挑戰,是很普遍的現象;但在國防與航空領域,假如你沒有嘗試過失敗,並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,我會對你的專業能力打一個大問號。還記得有一次,我受聘至某單位擔任審查委員,看升遷資料時發現,有一位基層人員被記了好幾個申誡,別人都是乾乾淨淨的。我問他申誡怎麼來的,他說是因為常參加演習,所帶的兵受傷而被連坐處分,這對我來說不是缺點,而是身經百戰!
我從年輕開始做的計畫,包括雄三、雄二X等,沒有一個是簡單的,我與周遭同仁們皆樂於接受挑戰。當年,曾為了建某個困難度甚高、期程甚長的研發案,負責評審長官問我,這個東西他在世界上聽都沒聽過,可能做得出來嗎?雖然,當時我只是一位負責工程師,案子建成與否對我實質影響不大,甚至可能過的更輕鬆。但年輕氣盛,眼看建案無望,心一橫,很不得體的對評審委員說,如果案子通過,未來要結案時您們都退休了,只有我還在職負責,我都不怕,各位長官怕什麼?後來,案子建成,多年後,我們也如期研發成功,所有參與同仁皆引以為傲。我們的團隊沒有吃過軟柿子,都挑硬骨頭吃,如果你要在航空工業發揮自我理想,就要勇於擔當。
請問進入中科院的管道有哪些?
現在中科院是大退休潮,今年要召募近千人,未來10年之內退休的人更多,尤其轉型後經費來源有更多管道。另外,我更想加速經驗的傳承,甚至找一些已退休、關鍵的人回來,訓練新血,傳承經驗。同時,中科院也有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所設立的獎學金,歡迎大家來中科院。我們面對挑戰的機會與環境,絕對是台灣最好的,如果想要學習更多,或者想要實現夢想,就來中科院吧!
瀏覽數: